本文转自:太原晚报
文旅融合也需要更新体验
□朱红亮
近一周,我市龙头景区晋祠日均接待游客1万人次。7月以来,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钟楼步行街接待游客200万人次,同比增长40%。今年暑期,太原旅游市场以更“燃”的状态,展示了这座网红名城持续圈粉的实力。(《太原晚报》7月28日)从历史古迹到现代夜游,从自然清凉到文化体验,太原将避暑资源与晋阳文化深度融合,形成独具辨识度的文旅吸引力,让游客在清凉中触摸历史,在夜色里感受城市脉动。
在文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,特色资源的价值愈发凸显。太原深耕自身禀赋:以晋祠、太原古县城为载体,千年晋阳文化可感可触;借山环水绕的地理优势,打造差异化避暑产品;用灯光秀、实景演艺等形式,夜晚成为文化表达的新场景。精准挖掘特色资源,既避免了千城一面的尴尬,又使游客获得了“非来不可”的独特体验。数据背后,是游客对“有文化、有温度、有差异”的旅游需求的呼应。
特色资源要在文旅融合中发挥更大效能,需着力延伸产业链,实现单一体验向多元消费的升级。可围绕“清凉+文化”主线,构建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全链条服务:在餐饮上,将山西老陈醋、平遥牛肉等特色美食与晋商文化故事结合,推出“文化主题餐”,游客在品尝美味时感受饮食背后的历史;在住宿上,打造“古建民宿”“山林客栈”,将晋派建筑元素融入酒店设计,游客在休憩中沉浸于地域特色;在购物上,开发以晋阳文化为灵感的文创产品,如以晋祠彩塑为原型的手办、以蒙山大佛为主题的非遗手作,让旅游记忆可带走、可收藏;在娱乐上,将晋剧、皮影等传统艺术融入夜游项目,推出夜间民俗展演,游客可以在互动中加深对地方文化的理解,实现特色资源价值的最大化。
深挖特色资源,是文旅融合的起点,更是持续发展的动力。唯有守住本土之根、激活文化之魂,才能让每一次文旅体验都成为独特的记忆,让城市在文旅融合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。
启泰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